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2017土耳其之旅day3-3惜林階Şirince~以弗所Efes之繁華的羅馬時代

人的短期記憶只有兩個星期
導遊在這裡說了什麼
實在也不太記得
唯一記得的是他說
其實我們的生活和古代人差不多
本質是相同的
只是方便的程度上不同罷了
"方便"的程度上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網路
古代人沒想過人們可以這麼快的擁有資訊與世界聯結

離開迷人的山城惜林階前往以弗所
路程十分近
只是司機在狹小的住宅區內來去自如
真是捏了一把冷汗
我承認土耳其人的開車技術比較好
到了
左邊是土耳其文
右邊是英文


所有的土耳其古蹟設施都有這個收票口
清清楚楚的知道入場人數
換算臺幣都要500左右
真的不便宜
這兒是羅馬浴場
是古羅馬人的社交場所
他們非常的愛泡湯
在裏裡吹牛思考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羅馬浴場"這部漫畫
大理石建造的浴場有熱水系統
甚至於有運動空間
但如今只剩三個拱門

排水系統與熱水管道
一定要在三個拱門前合照啦

 以弗所在古羅馬時代是小亞細亞省會
這兒是公部門談論生意的地方


 實在太感動了
可以抱著兩千年的古蹟

這兒是議事廳兼音樂廳
能容納一千五百人
半圓型舞臺的設計
也是現在許多建築物仿效的設計呢 
一定要來張pose

每個場景都好想拍上一陣子
可惜時間不允許

來合照
再見了議事廳 
還在演
補拍婚紗嗎

土耳其的貓很多

這兒是阿提米斯神像的地方
不過都搬到以弗所博物館 
說明阿提米斯神像的告示牌

雖然是四點多
陽光依然炙熱

這是勝利女神
手握橄欖樹代表勝利的桂冠
導遊說NIKE的設者是看這個雕像而設計出NIKE的勾勾
據說只拿到3600元臺票的稿費

打勾勾我和棟媽都很會
進入海格力士門
以弗所是個非常大型的遺址
至今只挖掘了一部分
已經挖掘出的那部分向我們展現了原來的繁華
而商業區的海港街道是當時有錢人和精品店的地點
雖然幾經地震後只剩門口的柱子存在
克里特大道

 新加坡總理您就別鬧了 
每一步都是大理石板

古羅馬文字

這兒是噴泉
夠奢侈了
尤其是在古代
不知道要多少人力才能不停的讓噴泉運轉
所謂的人力就是奴隸
羅馬帝國的強盛時期可見一般


哈德良神廟
勝利女神(前)
蛇髲女妖梅杜莎(後) 
哈德良是羅馬的五賢帝之一
西元138年為了哈德良來到此地參訪而建造這個神殿
這也是克里特大道上保存最好的建築物
正面的四根柯林式柱兩根是圓柱
兩根是方柱

有錢人的馬賽克磁磚

 有錢的貴婦嗎

好啦可以走了啦


蛇髮女妖梅杜莎用它會將人石化的特質來保護這座神廟
石化中

猜猜是什麼



這樣應該知道了
就是開頭說的"方便"

古時候的奴隸是要先溫暖大理石馬桶座的
我們就是奴隸三人組 
可見古羅馬懂得汙水處理的概念
塞爾瑟斯圖書館是世界上第二大圖書館


 建築門面是兩層樓
用科林式柱分為三個入口
二樓有兩個窗戶

回國後要認真讀書呢 
門口的四個女神
分別代表智慧 Wisdom (Sophia)
知識 Knowledge (Episteme)
聰明 Intelligence (Ennoia) 和英勇 Valor (Arete)
但現在看到的都是復刻品
原始的雕像已經被協助挖掘的奧地利人搬至維也納的以弗所博物館

世界上第一個廣告
是紅燈區的概念
如果你的腳比腳印大(年紀夠大了)
朝著腳掌的方向走
在前面有帶著寂寞芳心(左上)的女人(右下)
以弗所第二個宏偉的建築就是這個大劇院
也是安納托利亞高原最大的劇場

真的很好拍哩

在以前沒有擴音設備的時代
靠著物理觀念
據說最上層的觀眾也是能聽得很清楚表演者的聲音呢
氣壯山河



棟一棟一定覺得我們很煩

要離開以弗所了

走一個多小時
還真有點捨不得呢

回首看大劇院
真是氣勢非凡啊


遠遠的石棺
不敢走近

中文導遊
劉先生

土耳其導遊
歐康先生
再會了
以弗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