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2017土耳其之旅day4-3棉堡(Pamukkale)之石灰岩地形



棉堡這裡像一座雪白的城堡而得名
高約160米長2700米
這裡有溫泉以及石灰岩溶洞
泉水在這含有碳酸鹽礦物的梯田間流動
經年累月產生了這奇特的景像
世界上擁有相同的地景包括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Mammoth溫泉以及中國四川黃龍
棉堡和這裡山上的希拉波利斯古城於西元1988年共同被列為世界遺產
來土耳其必遊的聖地

離開聖母瑪琍亞故居又是一陣拉車前往棉堡


中餐這樣的濃湯其實蠻無味的
但很營養
都是蔬果熬出來的


出菜有點慢於是出去看師傅的料理
原來是烤牛肉
也沒帶口罩
要保重呀


牛肉串還不錯吃
烤得蠻剛好軟嫩的

蠻適合配啤酒的
但喝了又要跑廁所還是不要的好


三位貴婦早就無心戀飯
早早就在外頭的土產店殺得老闆跪地求饒


老遠在山下就看見這座白色的山
終於到了棉堡
土耳其人的排隊習慣
好像臺灣人好一點點

裡面複地蠻大的
所以有電動車可以借
但還是離他們遠一點比較好
地球人不是每個都像臺灣人這麼會騎摩托車的
我們就看見強國人自撞欄杆的畫面
溫泉自從西元前二世紀就被人用於治療
人們來此養病疾病
漸漸成為一個城市


這兒還看得出來以前家家戶戶引泉水入戶的溝渠呢

這兒太適合拍婚紗照了
我們此次就看到兩組新人在這兒取景呢

前方出現耶穌光
吉兆


斑駁的城牆有訴不盡的過往
建於希臘時期的城邦
造就這裡豐富多元的文化


拱頂式的建築沒有用到任何的水泥或是接著劑
真是太偉大的技術了
就這樣用巨石不斷的堆疊著
至今仍固若今湯
現在是個博物館
需要另外付費


耶穌光和棉堡


往下看山下的碧綠的湖水與紅色的建築
真的很像是明信片吧
這特殊的地形源自於含鈣的溫泉水
流動的過程中慢慢地冷卻
並沈積下來形成石灰岩層
而溫泉水在流動的過程中
在小池及盆地邊緣
滴水穿石的時間過程中
慢慢由果凍狀鈣化成堅硬的石灰岩
以前在課本上讀到喀斯特地形
就是石灰岩地形
長知識了

與耘同年紀的西方小女生要求合照
她對我們東方人很好奇
我們也對他們很好奇

導遊說俄羅斯人很愛來這裡
可以玩上一整天
晒日光浴
游泳
逛古蹟

後面滿坑滿浴的人潮
都是在戲水

在寫此篇的同時
臺灣在辦世大運
外國選手來到臺灣
居然買走庫存的助晒劑
而俄羅斯人來到這
幾乎都是能穿得越少越好


原因就是為了吸取這裡的太陽光與熱
好晒出小麥色地膚色


甚至於還看到應該有讀國小的小女生
上半生赤裸地跑來跑地
國情大不同呀





不過我們臺灣人是晒怕了
今天下午沒什麼陽光
我們是高興極了
看大家都不用遮陽工具
開心的呢

相對的
俄羅斯人就難過了
他們要的陽光怎麼不見了


所以啦
外國選手看到臺灣的烈陽
難怪如此驚豔
買光藥妝店沒有人會買的助晒劑

該朝那片人群走去了

這就是溫泉水
我是覺得不太熱啦

這裡必須要脫鞋才能踩上去
帶有石灰成分的溫泉流經高原
長時間的沈積才造就這片雪白的獨特自然景觀
但也因為長期過度開發與破壞
使得這兒的溫泉面臨乾涸的危險
土耳其政府幸好有意識到
才讓這裡逐漸恢復本來的面貌

三位貴婦可以跟上來了吧

自拍的照片
滿滿的人潮
我們也就不往前走了


今天的行程大家都穿脫鞋
為了就是方便泡澡
等一下就知道厲害了
就笑不出來了


有一好沒兩好
沒了大太陽就無法看到藍天與棉堡特殊交錯的景緻




不過對我們來說已經滿足了
雪白的棉堡
期待妳蠻得更美更有韻味
加油
大家一起保護這塊美麗的地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